DB42∕T 2259-2024 中药材 苍术(茅苍术)生产技术规程(湖北省)
ID: |
C8FAF1A8BB5C45BA89A3C7D3CBBFEDCC |
文件大小(MB): |
0.45 |
页数: |
11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65.020.20 65.020.20,CCS,B 38 DB42,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T 2259—2024,中药材 苍术(茅苍术)生产技术规程,Chinese medicinnal materals—,Code of practice for production of Atractylodis Rhizoma (Atractylodes lancea ( Thunb) DC.),2024 - 07 - 29发布,2024- 09 - 29实施,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42/T 2259—2024,I,目 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1,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 .. 1,5 生产技术流程 生产技术流程 生产技术流程 ...2,6 整地 ..2,7 种子育苗 种子育苗 .. 3,8 大田栽培 大田栽培 .. 3,9 采收与初加工 采收与初加工 采收与初加工 ...4,10 包装、贮藏与运输 包装、贮藏与运输 包装、贮藏与运输 包装、贮藏与运输 包装、贮藏与运输 .. 4,11 生产档案 生产档案 生产档案 ...5,12 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 ...5,DB42/T 2259—2024,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中医药大学提出,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果茶办公室、湖北宏图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英山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余坤、宗庆波、汪文杰、黄晓、邓娟、刘合钢、段功豪、万雨露、肖宝江、陈盛虎,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电话:027-87665821,邮箱:hbsnab@126.com;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中医药大学,电话:027-68890106,邮箱:yukun_hbtcm@163.com,DB42/T 2259—2024,1,中药材 中药材 苍术 (茅苍术 茅苍术 )生产 技术 规程,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中药材苍术(茅苍术)的生产技术流程,规定了中药材苍术(茅苍术)的产地环境条件、整地、种子育苗、大田栽培、采收与初加工、包装、贮藏与运输、质量要求、生产档案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境内苍术(茅苍术)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苍术 Atractylodis Rhizoma,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Koidz.的干燥根茎。 茅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为菊科(Asteraceae)苍术属(Atractylodes)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药材苍术的基原植物之一,以干燥根茎入药,4 产地环境 选址,育苗地海拔400 m~700 m,种植地海拔300 m~1000 m,富含有机质、中性或微酸性的黄棕壤土,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土质沙兼泥,土壤pH值5.5~7.0。半阴半阳的坡地、疏林或林缘荒坡,以生荒地种植最好,熟地应先用生石灰撒施消毒。种植过苍术或白术的地块需轮作或休耕至少3年才能再次种植。 环境条件,DB42/T 2259—2024,2,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二级标准,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5 生产技术流程,苍术(茅苍术)生产技术流程见图1,图1 苍术(茅苍术)生产技术流程图,6 整地 施基肥,翻耕前用腐熟有机肥(有机质含量≥30 %)3000 kg/667 ㎡、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总养分≥45%,15-15-15)50 Kg/667 ㎡作为基肥,混匀撒施。 翻耕,生荒地应进行2次翻耕,第一次在8月份翻耕晒场,第二次在11月份移栽前翻耕;熟地在11月份栽种前进行一次翻耕。翻耕深度20 cm以上,翻地完成后耙平耙细,拣净杂物,DB42/T 2259—2024,3,作畦,坡地畦面宽1 m,畦沟宽20 cm~25 cm,深15 cm~20 cm。平地畦面宽60 cm ~80 cm。根据地块实际情况每10 m~15 m挖腰沟,并在田块四周挖围沟,腰沟和围沟的沟宽30 cm ~35 cm,沟深25 cm ~30 cm,7 种子育苗 开播种沟,在育苗地做好的畦面上开沟,按行距15 cm开沟播种,沟宽10 cm、深3 cm。 播种,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播种量为4 kg/667 ㎡。将种子与火土灰或细沙拌匀,均匀撒入播种沟中,盖上1 cm细土,再用稻草覆盖厢面。如土壤较为干燥,用喷雾器喷水于稻草之上。 育苗田间管理,适时清沟,保持畦沟排水畅通。发生干旱时,及时浇水。土壤板结时,及时松土。蚜虫发生时,用6%鱼藤酮……
……